用益-券商资管要闻:券业ESG评级再突破 A级扩容至4家!
券业ESG评级再突破 A级扩容至4家!
近日,随着MSCI陆续披露证券公司2022年ESG评级结果,国内券商ESG整体成绩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全球共有53家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公司获得MSCI ESG的公开评级。ESG评级结果按照从高到低分为“领先水平”的AAA和AA,“平均水平”的A、BBB和BB,以及“落后水平”的B和CCC。据统计,A级阵容获得扩容,共有4家国内券商获评A级,该评级是目前中国证券公司获得的最高评级,其中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首次上调至A。另有包括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在内的5家国内券商MSCI ESG评级出现提升。不过,也有部分券商的MSCI ESG出现评级下滑。共有8家国内券商的MSCI ESG评级被下调。其中浙商证券连降两级,从上一年度的BB级下调至CCC级。国信证券也从从B级跌至CCC级。银河证券从BBB级下调至BB级。
3600亿券商资管大动作!公募牌照申请获监管接收
近日,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申请材料获得证监会接收。资料显示,广发资管的前身是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系广发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广发证券目前控股广发基金和参股易方达基金两家头部公募,两家管理规模均排名前三。广发证券分别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和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股权。
年度经纪业务罚单近80张 违规炒股占大头
据统计,2022年度,券商经纪业务方面的罚单弓77张,其中涉及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私下接受投资者委托买卖证券,违规操作客户账户或借他人名义从事证券交易等系列问题,在经纪业务中最为频繁,共有多达34起,占到年内经纪业务罚单的46.58%。除了数量上、频率上的走高之外,还发现“双罚”的处罚力度正不断加强,且对于部分严重违规的个人,还增加了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的相关措施。监管部门力度加大,加大对管理人的处罚力度。此外,券商分支机构内部控制的健全、合理、制衡、独立及其有效性,是监管关注的又一焦点。据统计,2022年度,因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不规范的案例已至少达到12起,占年内罚单数量的16.44%。
北交所做市制度开闸在即,做市业务再升温,多家券商透露最新规划
随着做市细则与配套指引正式出炉,市场关注的北交所做市交易有望在兔年春节后上线,而由此将给做市商带来更多业务增量。按照规定,券商需向证监会申请做市资格并获得批文后,才可进一步申请开通北交所权限,备案为特定股票提供做市服务,而目前已开展科创板做市或已获批资格但尚未正式展业的券商,均有资格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目前,北交所已于1月14日顺利组织市场参与方参与第一次全网测试,而第二次全网测试拟于2月4日组织开展。伴随着测试进展,预计北交所今年一季度可正式引入做市商开展报价。据了解,15家已取得证监会做市资格的券商几乎全部表示拟参与北交所首批做市。
21家券商18家业绩下滑 节前证券指数一改连日大涨回踩
据统计,截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月20日,21家券商或上市母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预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18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3家券商增速为正。其中,同比增速为正的券商分别是方正证券(增5%至15%)、网信证券(扭亏)、粤开证券(78.08%)。据统计,2022年净利润排名居前的10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11.21亿元)、东方财富(80亿元至90亿元)、申万宏源(27亿元至35亿元)、网信证券(29亿元)、安信证券(26.11亿元)、方正证券(19.13亿元至20.95亿元)、国元证券(17.18亿元)、中金财富(13.71亿元)、东莞证券(8.20亿元)、国都证券(3.69亿元)。整体而言,多家券商在年度报告中称市场波动对券商业绩周期的影响,部分券商的业绩大幅波动则与营业外收支的影响,或具体情形有关。
“最ETF”券商新榜出炉:上海地区个人与机构交易皆领衔 湘财证券与东方证券各拔头筹
近年来ETF市场发展迅猛,已涌现出超30只百亿规模的“巨无霸”ETF。截至2022年末,深市共有284只ETF,总市值3546.74亿元,占深交所基金总规模的90.13%。其中,深市规模最大且超过百亿的ETF分别是沪深300ETF、创业板ETF 、芯片ETF。个人客户方面,湘财证券营业部拔得头筹,其中12月份个人客户ETF成交额遥遥领先,在上海地区居首位;机构客户方面,则是东方证券营业部的ETF成交额最高。从证券公司来看,12月份券商经纪业务持有深市ETF规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
往期回顾
用益-券商资管要闻:境内外两单IPO保荐落地 中泰证券喜迎“开门红”
责任编辑:l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