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宏观经济与热点领域形势研判”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4年1月12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指导,国研教育主办,财通证券资管协办的“2024年宏观经济与热点领域形势研判”高级研修班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研修班采取专家教学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业界知名专家授课,就宏观经济以及地方债、房地产市场等重点热点内容进行授课和专题研讨。来自银行、理财子、保险、信托、资管、财务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等数十家机构的近百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本次研修班的学习和研讨。
(一)专题授课 随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围绕“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城投行业发展”进行专题授课。他指出要有效构建化债机制,应采取以下举措:首先要盘活政府资源,统筹政府财力,解决地方政府化债的流动性风险;其次要适当地注重财政货币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信贷方面的分工配合。长期应对措施方面,一是要构建有效市场,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要尽可能的市场化;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投资事权,将跨省、跨流域等重大项目投资事权回归中央;三是适当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提高公共价格;四是解决资产盘活的问题。 (二)专题研讨会环节 下午,研修班举办“2024年宏观经济与热点领域形势研判”专题研讨会。来自高校、市场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国际形势、经济政策、房地产市场、金融转型、投资策略等专题开展深入讨论。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化、去中心化在发生很大变化。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深入研究人民币在全球的支付货币、计价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等等。此外,要打造高效益的产业金融,打造一个短长尾的普惠金融,提升公共数据的共享和开放程度,造长周期养老金融,实行一体化穿透式的养老金融的监管。他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一是对中国的经济要增强信心;二是对国际环境要保持警惕,重要的是在未来3-5年的时间窗口期间取得突破;三是对金融服务要坚持审慎,监管在制度方面进行创新,降低监管与被监管的成本,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做金融业务。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就“2024年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作专题分享,她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仍在,但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置业意愿处低位、房价下跌预期仍在等短期因素影响,购房者观望情绪较重。展望2024年,房地产市场走势跟宏观经济恢复情况、政策支持力度、居民置业意愿等密切相关。从政策端看,2024年房地产政策环境宽松,预计将为市场修复提供有利条件。需求端,一线城市有望因区、因需优化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等依然有空间。供给端,对房企的资金支持有望进一步加大,如给予相应融资和税费支持;“三大工程”配套政策或是2024年政策主要发力方向。对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保障房等项目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在房企重组以及纾困的项目方面抓住机会。 北银理财董事长步艳红指出,理财子公司应该把传统储蓄向资本市场引导,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应该转向财富管理,以服务客户为中心进行保值增值,未来S基金的方式可以让理财行业更好服务新经济的实体领域,用专业的技术实现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服务实体,服务资本市场。 中邮理财高级业务专家唐倩华认为,当前市场博弈情绪严重,利率水平低位震荡,利率曲线非常平坦,信用利差快速压缩,后续需要观察地产行业变化和财政投放力度,以及货币政策的空间。随着客户信心修复,2024年预计将迎来理财规模的稳定增长。在资产荒的格局下,产品端要合理确定业绩基准,投资端要捕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挖掘境外投资品种,保持投资的稳健性。 财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财通资管董事长马晓立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居民资产配置转移到资本市场,券商资管行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发展。财通资管下一步将从深化利率债等品种投资、做好FOF投资、大力发展ABS和REITs、发力海外投资等方面,发掘新的资产管理业务机会。 华夏理财副总裁贾志敏表示,有效发挥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功能,完善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和实现资本市场长期繁荣,是短期解决当前弱预期与弱需求的必要政策选项,也是长期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抓手。 中油资本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认为,金融机构的决策者要根据专业能力和要素禀赋去盯紧“五篇大文章”中的两个或者三个,创造流动性的交易机会。 财通资管FICC投资总监周志远认为,公司固收业务将加大对跨境投资、量化衍生品等多资产的布局,从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力争尽快补充有效资产。
责任编辑:qin